2018/04/23

李碧華的小說與電影(其他之8):三十年後,在香江夜裏,看見《胭脂扣》

在國外旅行,如果能在異地戲院看到自己喜歡的電影,有時真需要些機緣巧合。記得在紐約重溫了非常適合大銀幕的《碧海藍天 The Big Blue》與午夜狂歡場的《洛基恐怖秀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柏林則看到(台灣未上映)剛在當地上映的《一一 A One and a Two》……。這次香港出差巧遇梅艷芳與張國榮逝世十五周年的回顧影展《芳華年代 Glory Days: When Leslie Met Anita》,所以今夜電影,就是我從未在大銀幕看過的,上映滿三十周年的影展開幕片:《胭脂扣 Rouge》。

其實這唯一一場早已全部售完,是因為後來又加開些許座位,以致我一到香港就衝去上環文娛中心購票。

購買十張(含開幕片《胭脂扣》)即可免費兌換一套明信片。
剛好看到有兩位少女換到明信片後攤開來拍照,所以冒昧借拍一下!(多謝二位少女了(鞠躬))
本還以為是個默默開幕默默結束的影展,沒想到還有許多與會嘉賓。
不過很不好意思,不太認識照中人,有人認得誰是誰嗎?歡迎告知。
可以請來關錦鵬導演為影展作開場白與映後簽名,真心覺得主辦單位太有誠意了!

雖然看過不少次,但和香港影迷一起欣賞,倒是難得體驗。就像張國榮剛現身銀幕時,一顰一笑都還引起觀眾的頻頻讚嘆。而且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真心感覺小銀幕看再多次還不如大螢幕來得好,除了專著力與眼光可以全投放在銀幕上,表情與細節更能留意,連配樂都顯得特別立體而動人。

在小說裏,反映劇情發展的是電影《陳世美不認妻》、《唐朝豪放女》、粵劇《帝女花》以及歌曲〈一段情(鍾鎮濤主唱)〉、〈卡門〉,電影版則換上了更符合劇情需要與時代感的粵劇音樂:《客途秋恨》、《胡不歸》之〈哭墳〉、《薛丁山三氣樊梨花》、《梁祝恨史》之〈山伯臨終〉與主題曲〈胭脂扣〉。電影加了許多小說裡面沒提到(也無法以聲音呈現)的粵劇,而每一首粵劇插曲都適切符合男女主角當下的心境與預示了故事的淒涼結局,這樣像音樂電影又不是音樂電影的呈現,以粵劇來說相當地難得且突出,讓人曲曲難忘。

電影演完後,主辦單位(香港電影資料館)還特別加映了3分鐘的海外版精選影片畫面。據說《胭脂扣》原本有粵語跟國語兩種版本,而國語版多了10分鐘內容,想必這就是我如何憑著微薄記憶,在網海上怎麼找都找不到的原因,因為後來流通的都是粵語版。在3分鐘的精選片段裏,果然印證了有電車上的年輕情侶、如花測字後看手相、如花踩石桌、與十二少之子通話之近景畫面等等,真是一解自我懷疑之苦啊!

離席時還發生一件幸運的事,原本在文化中心大劇院入座時,每張座位上都放了一本手冊,因為封面乍看跟節目冊一模一樣,所以我就放在旁邊並沒有動(還看到劇院人員將其他空位上的手冊收走)。結果電影散場時,想說把那本節目冊拿去回收好了,結果邊走邊翻了一下,咦?怎麼內容都是文字!天啊!原來這是主辦單位特別準備的影展專刊啊!真是太有心了。沒錯過專刊已經很開心,沒想到關錦鵬導演居然還在廳外為影迷簽名,雖然隊伍排的老長,但這機會實在太難得,不排隊就太對不起今夜老天爺的安排了。

時間比想像中的還要飛快,於是再怎麼依依不捨還是得離去......步行至尖沙咀站搭地鐵過海到了上環轉搭電車,耳機不斷重複播放著梅艷芳所演唱的電影主題曲〈胭脂扣〉。變的是載體與空間,不變的是今夜充滿意外驚喜、惆悵感傷、失而復得、恍然大悟的感恩心情。

簽名時我特別跟導演說:「我特地從台灣來看影展的!」哈哈!希望可以讓他們知道,有人非常重視這次的影展。

--------------------------------------

本屆與下屆影展中關於李碧華小說改編之電影播映,計有:

「芳華年代」30/3/2018 - 15/7/2018
.胭脂扣 27/3/2018(二)7:30pm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川島芳子 29/4/2018(日)2:30pm 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霸王別姬 20/5/2018(日)2:30pm 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展覽:他/她的芳華年代 Their Glory Days  30/3 – 15/7/2018 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另有多場講座)



「賞文.閱影:華語名著改編」8/4/2018 - 2/9/2018
.香港香港:霸王別姬 5/8/2018(日)12:30pm 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1981年羅啟銳導演之電視版)
.霸王別姬 5/8/2018(日)5:00pm 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